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 白重恩 重大项目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模式和改革方案研究 10zd&007 2010.11.20-2013.12.31 1、提出的背景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反映资本和劳动要素相对收入比例的功能性分配方面,也同时表现在各要素在不同机构部门的分配的延伸性收入分配角度。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国民收入的总量构成看,劳动收入份额在要素收入法GDP中的比重自1995年以来下降了12.45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居民收入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无论是工资还是财产性收入的差异都明显增加,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较之改革开放初期明显下降。 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国民收入分配现有的变化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迫切需要对国民收入分配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表明,最近十五年来经济增长的利益更多地由资本所有者、企业和政府分享,劳动者以及居民部门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再加上近年来工资止步不前、物价不断上升,劳资矛盾日益突出,现有国民分配模式及其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各界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目标,并将其作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及其调整政策,已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政策研究课题。 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目标构成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大背景。国民收入分配与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模式密切相关,国民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宏观支出结构相互决定,是反映经济运行特征的基本宏观经济指标;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和企业、政府倾斜的变化趋势,也与经济增长靠物质投入拉动、投资率高企的现状相一致。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要改变目前高投资、低消费的需求结构,改变靠第二产业拉动为主和物质资本投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成为未来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经济背景。 正在和将要进行的各项经济制度的改革,给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带来了机会和挑战。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推进以改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国未来十年的工作将是深化各种制度改革。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各种制度改革,例如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都将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尽管这些政策和制度改革的目标并非都直接指向国民收入分配。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方面要求研究者将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与其他制度改革协调考虑,另一方面,各种同时开展的制度改革,也为全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供了政策实施空间。 2、预期目标和基本内容 以经济理论和各国收入分配的经验为基础,总结国民收入分配模式,从多角度展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历史和现状、解释其形成原因,基于这些分析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并评估其实施效果。 本课题由三个基本模块构成:(1)国民收入分配模式研究;(2)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模式及成因分析;(3)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目标模式及改革方案。 (1)国民收入分配模式研究(子课题一) 预期目标:从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机构类型分配和规模性分配的决定因素入手,探讨决定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形成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为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模式的分析提供研究框架和参考借鉴对象。 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结影响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机构类型分配和规模性分配的因素;(2)分析各国国民收入分配特征及形成的制度根源,从工资形成机制、财富分配制度、税收和福利制度三个方面总结国民收入分配制度;(3)研究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形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4)归纳国民收入分配模式的内涵,对国民收入分配模式进行类型化分类,并从社会福利角度进行综合评价。本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及对不同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影响。 (2)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模式及成因(子课题二、三、四) 预期目标:以国民收入分配模式分析为研究范式,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模式及其成因,以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模式可能的政策选择以及政策目标。 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讨论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模式的现状。分为总量分析和个体分析两个方面。总量分析方面,利用各种宏观数据反映我国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机构分配、以及再分配的变化趋势和绝对水平。在个体分析方面,包括对企业和住户两类个体分析,反映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在个体层面的分布现状、资本收入中的留存收益和分红在企业层面的差异、所得税和转移支付等再分配项目的分布现状。总结我国国民收入总量结构与个体层面分配特征的关系,为国民收入总量分配特征提供微观基础;也为调整收入分配差距与国民收入总量结构寻找共同的目标。 B. 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特点。从工资形成和劳动力雇用制度的角度讨论工资形成制度;从资本的分布情况和资本价格的制定角度,分析中国资本收入形成机制;从公共财政税收政策角度,讨论其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影响。总结我国在上述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特征,以及各种制度导致市场扭曲的可能性,讨论它们对要素分配、机构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的影响,并进行描述性统计检验。 C. 国民收入分配决定因素的经验分析。以经济理论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特点为基础,从总量和个体层面,分别对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国民收入的机构分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的成因进行定量分析。决定因素的选择同时考虑国民收入分配相关的经济理论和中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特点,重点关注反映制度特征的各种因素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D. 总结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典型特征。根据分析结果,讨论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并将其与世界主要分配模式比较,从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决定因素、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现状等各方面,确定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模式的典型特征。 上述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了对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模式的全面反映,根据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的相关性,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将分解到三个子课题中:(1)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总量特征;(2)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个体特征;(3)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及模式。其中,子课题(1)和(2)从不同角度反映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子课题(3)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经济理论为基础,讨论国民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解释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和变化原因,据此总结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典型特征。 3、国民收入分配的模式选择及改革方案(子课题五) 预期目标:设计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模式,并提出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具体方案。 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1)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目标:总结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研究其在政策调整和市场调整两方面存在的缺陷,探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目标模式;(2)根据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对国民收入要素分配、国民收入机构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现状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国民收入分配结果的具体目标;(3)将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因素分为政策因素和非政策因素两个方面,对政策因素讨论研究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对非政策因素探讨可能使之改变的手段及可能效果;(4)基于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标,选择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并建立微观模拟-一般均衡模型,测算各种可能的政策组合对国民收入分配各方面的影响,参考国民收入分配的具体目标对各种政策组合效果进行评价。确定最佳的政策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国民收入分配模式选择及改革方案的报告。 2. 李子奈 重点项目 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基础研究 08AJY001 2008.6.30-2010.6.30 1、研究意义 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40-50年代的发展、60年代的扩张、70年代的批评与反思、80年代以来的新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最活跃的分支学科。 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中国后,迅速为经济学界广泛接受,使得中国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发生了迅速而深刻的变化。从80年代中开始,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相继开设了系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在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并确定将《计量经济学》列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同时,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中,计量经济学高级课程也普遍开设。这是我国经济学教育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对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已经产生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计量经济学模型在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问题分析中被迅速广泛采用,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实证研究方法。以《经济研究》发表的论文为例,对1984—2006年《经济研究》发表的3100余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1984年为0,1998年为11%,2005、2006年分别为56%和52%,已经超过了美国同类刊物《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42%的比例;而且研究对象遍及经济的各个领域,所应用的模型方法遍及计量经济学的各个分支。 但是,错用和滥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现象也不断发生,甚至是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对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方法论基础缺乏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是最主要的原因。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方法论基础包括逻辑学基础(也可以上升为哲学基础)、经济学基础、数学基础(主要是概率论基础)、统计学基础(主要指数据基础)。欲使得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不致陷入"庸俗"的和"自娱自乐"的境地,并且不使计量经济学被认为是"蹩脚的应用数学";欲使得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达到"研究重要的问题,建立正确的模型,得到正确的结论"的水平,必须对它的方法论基础开展批判性研究。 本课题研究将对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和应用研究的方向产生纠偏和指导性作用,这样说并不夸张。 2、主要研究内容 ① 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科学性的研究。试图回答计量经济学模型在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在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中的辨证关系、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证伪和证实的不对称性等问题。 ② 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研究。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将从方法论基础的角度重新审视模型总体设定的极端重要性;对20世纪70年代前后分别占统计地位的模型总体设定的经济学理论导向和数据导向进行系统的批评,进而提出模型总体设定的关系论导向的理论和实现途径。 ③ 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变量设定的相对性的研究。指出变量之间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变量的随机性和确定性、变量的外生性和内生性等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更不是变量所固有的属性;提出变量设定的原则;发展变量设定的检验方法,主要是外生性检验方法。 ④ 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随机扰动项的源生性的研究。指出"源生的随机扰动项"与"衍生的随机误差项"之间的本质区别;证明存在模型设定误差和变量观测误差情况下随机误差项的性质,及其对统计推断的影响。 ⑤ 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假设检验的不对称性的研究。包括如何正确理解证伪和证实的不对称性、犯第一类错误和犯第二类错误的不对称性、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的不对称性;如何正确利用不对称性设计假设检验。 ⑥ 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数据基础的研究。包括模型类型对数据的依赖性、数据质量的内涵、数据质量的影响,以及数据质量的诊断等问题。 ⑦ 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的研究。调查分析应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从方法论基础出发研究计量经济学模型应用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提出应用研究的指导性建议。 ⑧ 关于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分析目前国内外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如何将模型设定和数据基础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提出目前急需改进的中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内容框架。 3. 陈秉正 重点项目 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与保险机制创新研究 11AZD011 2011.10.1-2013.12.31 1、本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中国政府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应急措施切实有力,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同时,此次特大灾害的发生,也暴露了我国现有巨灾风险管理和保险机制的明显不足: 1. 我国尚未建立国家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和保险机制,在巨灾风险管理理念、制度建设、风险评估和应对手段、实施保证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空白。 2. 现有应对巨灾的方式主要是以政府财政救济为主、社会各界捐助为辅的事后补偿方式。这种方式注重的是事后补偿,不注重事前防损;以实物救济为主,资金补偿为辅。这样一种事后救济制度并不利于政府财政的稳健,不利于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防损、减损措施,不利于控制道德风险,不利于灾后生产的恢复,因而是一个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为中国政府提出一个有助于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长期稳定和谐发展、高效、可持续的创新型国家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与保险机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来说,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巨灾风险作为一种新型社会风险,与之相关的风险管理问题已成为目前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有关巨灾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仍然十分不成熟,包括政府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仍没有得到系统性研究,而这些问题又都是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性问题。因此,本课题对这些问题结合中国国情的深入研究,搭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作为应对巨灾风险的重要措施,巨灾保险和巨灾风险证券化是近年来巨灾风险管理研究的热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之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国际最著名的风险与保险领域学术期刊《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于1996年就出版了巨灾风险管理研究专刊。近年来,在《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ASTIN Bulletin》、《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Geneva Papers》等期刊上也不断刊载了大量研究巨灾风险转移理论和方法的文章。本课题将在国际相关领域前沿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建立巨灾保险机制和利用巨灾风险证券化手段,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风险转移机制,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 2、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在充分比较国外在巨灾风险管理与保险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和巨灾风险管理的目标要求,设计出一个有助于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长期稳定和谐发展,高效、可持续的创新型国家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和巨灾保险机制,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建议。 (2)具体目标 1). 初步建立相对完整的巨灾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包括清楚阐述巨灾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其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巨灾风险管理目标和重要原则,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不同主体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2). 客观、全面分析阐明我国现行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3). 在比较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巨灾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价值的理论和方法 4). 设计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包括清楚阐述各分体系的基本功能、实施主体、实施保证、相互关系、规范和约束各主体行为及相互关系所需要的制度等,并就如何实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5). 给出包括商业保险在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保险机制和方案设计。 3、基本内容 (1)理论研究 (2)巨灾风险管理与保险现状研究 (3)创新型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研究 (4)巨灾保险机制研究与方案设计 4. 雷家骕 重点项目 基于科学的产业走向自主创新的技术赶超路径及其战略研究 12AZD061 2012.9.1-2015.12.31 1、课题的背景 (1)我国能否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传统产业领域多数处于产业链低端,于是便出现了一只芭比娃娃在国外卖到30多美元,而我国内加工企业只能挣到1个多美元的局面。基此,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指出,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我们正力图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而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并拟在"十二•五"末期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左右。这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推动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产业转型是不谋而合的。可以说,我国能否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正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我国拟发展的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在技术来源上严重依赖于国外 率先的科技突破是新兴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产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竞争优势最为核心的来源之一。然而,围绕我国拟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不少发达国家前若干年已实施了战略部署并提前研发,已形成了大量领先的科技成果,在不少领域已居于技术领先之势,这对我们已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根据申请人早期的研究成果(见发表在《新华社内参》2011年底的文章),目前我国在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处于严重的对外技术依赖局面,我们几乎在每个领域的核心技术上已严重依赖于发达国家某些企业和研发机构。尽管国内相关企业已加强了核心技术研发,但仅在少数领域取得了进展。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抢占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的瓶颈性问题,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技术赶超来破解新兴产业所面对的这一发展瓶颈。 (3)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现技术赶超的有效路径与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证明,率先的科技突破、技术发展是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产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竞争优势最为核心的来源之一。在本申请首席专家在新华社内参发表的文章上,刘延东国务委员批示为,"形势严峻,请研究对策"。申请人团队已就此展开了研究。然而,产业技术赶超并不是单靠技术努力就能实现的,而是涉及到技术赶超策略、产业技术基础、研究开发投入、产业技术轨道、政府政策导向、市场竞争等因素的综合性作用及其效果。理性地看,对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综合性研究,我们才可能真正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赶超"的难题。基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现技术赶超的有效路径与战略。 (4)我们亟待首先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基于科学的产业"的技术赶超路径与战略 如前"1(2)"所述,我国拟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些属于基于科学的产业,一些属于基于技术的产业。基于申请人团队前期的研究和国内同行的相关研究,基于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赶超与基于技术的传统产业的技术赶超规律具有相似性。基此,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赶超的有效路径与战略,现阶段应重点探索其中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赶超的有效路径与战略。这正是本项申请拟聚焦研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基于科学的产业走向自主创新的技术赶超路径及其战略研究"的基本缘由。 2、预期目标 本项研究的基本目标:聚焦于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基于科学(发现而发展)产业",揭示这些产业在技术上赶超发达国家同行的可行模式、路径,以及所需的资源条件和政府行为方式,进而为企业和政府的理性决策和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本项研究的具体目标:①明确分类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基于科学(发现而发展)产业";②建立一套清晰、连贯的理论框架,揭示"科学知识的获取→科学知识向技术知识及手段的转化→……企业和产业整体技术能力的提升→赶超发达国家同行技术能力及水平"的模式、路径及时机;③建立一套清晰、连贯的理论框架,揭示特定赶超模式及路径所需要的资源条件和政府行为方式;④构想与我国《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基于科学的产业"的技术赶超对策建议。 3、基本内容 本项研究将依次研究以下内容: (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基于科学的产业"(简称"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拟在明确"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原则和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从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分离出具体的"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对象。 (2)我国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及其中的技术赶超案例分析 拟在对我国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其中有价值的技术赶超案例。在建立合理的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我国特有条件下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赶超的典型模式、途径、时机与相关问题。 (3)发达国家基于科学的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及技术赶超案例分析 拟在对发达国家自身基于科学的产业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其内部落后企业在技术上成功赶超领先企业的典型案例。采用与(2)中相同的分析框架,对发达国家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对我国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借鉴价值的技术赶超的模式、途径、时机与相关问题。 (4)我国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赶超道路与体制机制 在(2)(3)基础上,借鉴相关理论,进行中外技术赶超的"跨案例研究",进而: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赶超的"一般道路";②提出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细分产业可行的技术赶超模式、赶超路径、赶超时机;③提出我国基于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赶超所需资源条件、产业组织与竞争机制、产业创新体系、国家战略政府政策等体制机制安排。
|